为什么首尔街头最近的反华游行突然偃旗息鼓了,这背后到底是因为中国真的“放过”了他们,还是藏着更复杂的情绪?这两年韩国一边高喊着反华,一边又在贸易和科技发展的现实面前不断“打脸”。其实,很多人对韩国的反华现象只看表面,比如宣传动员和网络口水战,却忽略了导致韩国社会撕裂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韩国人的反华情绪,远远不是经济竞争那么简单。过去一提到韩国抵制中国,总离不开“中国经济崛起,抢了韩国人的饭碗”这样的说法。但只要稍微翻翻历史就会发现,这种情绪背后,还有一种“宿命般的恐惧”,那就是对中国这位曾经宗主国的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上千年的朝贡体制,让“事大主义”牢牢刻在韩国集体心理中。换句话说,他们害怕从独立自主又变回当年的附庸,所以不管现在中国做什么,只要有风吹草动,这种焦虑就会被放大。韩国学者李英俊在接受采访时就指出:“韩国社会始终处在自卑与焦虑之间,只是反华成为了最近一届的代言。”这不是简单地对外“争强好胜”,也不是单纯地讨厌中国的文化或经济,更像是一种很难治好的历史性心理疾病。
可以说,一碰到中国升级——无论是技术还是影响力,韩国社会都下意识自动联想到“失去话语权”,甚至觉得韩国在国际上又要被中国压着。这种矛盾情感,被时代变局变本加厉地激发出来。特别是去年一条重磅消息让韩国人真的坐不住了:2023年中韩贸易首次从顺差变逆差。过去中国一直算是韩国的“客户”,供给韩国高端技术和零部件,但去年这局彻底翻转。韩国官方数据一发布,各种财经论坛立即炸锅。不少韩国经济学家就说,现在中国手机、芯片和电动汽车早已在世界上跑得飞快,这让韩国人的心理优越感马上就消失了。韩国国内的新闻更是屡屡摆出台账:“中国产业全面升级,韩国在全球市场明显落了下风。”这一点在韩国舆论场有真切的体感,许多网友甚至开始自嘲:“再这样下去,韩国人以后要去中国找工作了。”道理其实很简单,优越感没了,安全感自然也就没有了。
但社会到底为何总有人将矛头对准中国?根源还在于韩国本身的结构性压力。韩国财阀高度垄断经济,阶层壁垒极高,年轻人越来越难实现阶级跃升,甚至连普通就业都苦不堪言。“地狱朝鲜”、“金汤匙土汤匙”这些词早已成了网络热搜。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最新调查,韩国2023年总生育率仅为0.78,是全球最低。社会保障体系也在摇摇欲坠,养老金存量告急,医疗和失业救助不断缩水。这种大环境下,有关中国的一切都成了宣泄口,也在韩国社会形成了一种“怪中国就简单”的风气。只要遇到经济问题,网络舆论毫无例外就“甩锅”给中国。如果说一片工厂倒闭,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中国冲击”;青年失业率飙升,立刻就有舆论散播“中国吸走了机会”。韩国媒体《朝鲜日报》、《韩民族日报》都分析过,当前反华情绪绝不仅仅是情感宣泄,而是对现实不满的错位转移。
这些情绪和困境其实还有外来推手。美国在韩国的操盘手法很高明,一边用芯片政策打压中国,让韩国不得不选边站队,另一边轮番灌输“中韩竞争”这个议题。最近几年,美韩两国“芯片同盟”成为媒体热点,美方不仅公开要求三星、SK海力士停止对华技术输出,还出台各种贸易限制。韩国公司被迫跟美国走,表面上是“共同进退”,实则是被动承受外部压力,更加重了国内矛盾。此时美国又开动舆论发动机,从新闻到社交媒体,把中国刻画成经济威胁和社会问题的根源。更夸张的是,美国国会和国家民主基金会每年向韩国反华团体投入的资金高达数千万美元,有韩媒专门披露过详细数据:这些钱最后用于组织游行、发布针对中国的负面报道、甚至直接资助亲美议员游说施压。从2022年开始,《中央日报》和韩国国家情报院屡屡点名外部资金流向与“反华运动”的直接联系。换句话说,韩国街头的反华表演,背后有一只巨大的“看不见的手”,把情绪炒作升温。
当然,这些冲突还深深扎根在韩国外交政策的两难选择里。无数韩国高层私下都承认,“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让国家战略变得异常尴尬。驻韩美军拥有治外法权,战时指挥权迟迟未还,韩国实际主权受限,这种主权焦虑不断刺激着民族自尊心。韩国主流媒体数次报道,历届政府在处理美中关系时往往被动应对:一方面不敢得罪美国,因为安全关系不能动;一方面又不能彻底疏远中国,否则经济上马上吃亏。韩国外交专家郑成志曾在一档节目中直言:“韩国沉迷于夹缝中的平衡术,却始终不能真正走出自主困境。”这就好像一个人必须同时依赖两个巨人才能活下去,他注定要承受两重压力,无论怎么选,都只能更加焦虑。
这一切其实归结到最后,反华表面热闹,其实只是韩国社会一场集体心理的错位宣泄:既有历史包袱,又有现实压力,还有外部操控。过去只是小范围的社会矛盾和阶层不满,现在被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的多重压力共同放大,让反华变成了“看得见的表演”。但如果问我怎么看,反华潮流其实是韩国社会自我焦虑和外来影响交织下的产物,真正要解决的不是外部的“中国崛起”,而是内部迟迟没有答案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正如一位韩国青年说的,“如果我们光顾着仇视别人,而不敢直面自己的命运,那就永远只是在原地打转”。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股票杠杆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